一、监测的必要性
基坑开挖前,土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基坑开挖时,开挖卸土,土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土压力发生变化,土体和支护结构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影响土压力大小,土压力、支撑结构受力及土体变形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与基坑的土质、支护结构刚度、开挖方式、顺序、深度、周边环境等许多因素有关。
基坑的开挖,除土体的变形外,还会引发地面不均匀沉降,靠基坑的沉降量相对较大,离基坑越远沉降越小,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也会受到影响,过大的变形,将造成支护结构的破坏,基坑的坍塌及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的破坏。不过在基坑工程发生重大事故前都会有相应的预兆,只有通过监测,预测判断支撑的爱全与否,及时发现预兆,提出是否采取加固措施,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监测在取得大量测试数据同时对工程总结经验、完善基坑的支撑、提高设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监测内容
监测工作前提是要了解支护的相关信息,即在支护系统中提前埋入测试元件,以方便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测试,基坑开挖监测主要内容为:
(1)支护结构和被支护土体的侧向变形
(2)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
(3)地下水位监测
(4)支撑轴力的监测
(5)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及道路沉降
(6)基坑底的回弹或隆起监测
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支护、开挖深度,基坑等级及周边环境等条件确定,监测工作的主要是分析和预报,采集信息是基础,分析预报才是最重要的,下面就是根据基坑等级监测项目选择表:
三、监测报告内容
1、工程概况、周边环境、委托单位、监测目的、监测依据、基坑开挖深度、基坑结构;
2、监测项目(深层水平位移、冠梁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基坑开挖施工过程描述;
3、监测分析和予警判别依据;
4、监测过程及资料整理,各项监测值大小及变化曲线、变化规律、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和效果;
5、总结监测结果及变化规律。
四、现场监测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
1、深层土体位移
(1)联接测头和测读仪,其中常用的一些参数LD2(深度)、LD3(组号) 、EC9(清除)EC0 (清零)、EC1(测试)
(2)测试自孔底开始测,自下而上每隔0.5m测读一次,每次测读时,测绳必须固定,测量完毕后,在同一孔里旋转180度,再测一次。
(3)每次全部测完后传入电脑及时进行计算,出报告。
2、沉降观测
(1)观测点的要求
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方便观测的地方,相邻点之间的间距应为15—30m左右,分别分布在建筑物的四周。
(2)“五定”原则
“五定”分别指定人、定点(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定仪器、环境条件要基本一致、观测路线和方法要固定,这样可以尽量减小误差。
(3)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这个要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设计单位要求选择测量的精度等级,如:在日报社阳光采用二等水准仪测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4)仪器要求
要精确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化,一般规定的测量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因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度影响较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沉降观测结束后要及时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根据沉降量绘出沉降曲线图,这样根据曲线图就可以大致预测出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3、圈梁水平位移
(1)视准线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测点在同一条线上点,在基坑两端埋设2个永久控制点,在这2点之间埋设一排观测点、定期观测这排点偏离固定方向的距离,并进行比较,即可得出这些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2)小角度法
适用观测点零乱,不在同一直线的情况下像苏州的工地都是用这种方法,测出各点的水平角度和距离,然后用计算公式计算出本次偏移值和上次的相减既是这次的位移沉降量。
4、桩身应力和梁的支撑轴力
由于对这两种检测方法接触较少,所以我就简单对这2种方法布设和检测谈谈:
(1)桩身应力:在选取的桩截面3m、5m、8m处分别布设2组钢筋计,并将其引出,布设好后用频率仪中的F2进行测试看是否完好,然后用测量得出的数据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桩是受“拉”还是受“压”。
(2)梁的支撑轴力
在梁的主筋上面和下面分别焊接一组钢筋计,并将其引出,注意在焊接钢筋计的时候,不能使其温度过高,以免钢筋计损坏不能使用,所以要做降温处理比如在焊接的同时用水浇,使温度降低,保证钢筋计的成活率在80% 以上,且支撑轴力应小于设计值的80%,超过要发报警文件。
以上便是我对这几种测试方法的理解,在测试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因此在闲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希望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出一份力,同时祝公司在新的一年里白尺竿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