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
作者:何金平
内容简介
《大坝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在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大坝安全监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作者20年来在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异常测值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实例。全书共分为7章,其内容分别为: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一些传统的和新兴的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监测资料整理整编和初步分析方法,大坝安全监测数学模型、监控指标和反分析,监测异常测值的分析方法,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体系、途径和方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大坝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可作为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人员参考。
书摘与插图
(1)表4-9中所列出的8个代表性测点统计模型均入选了温度因子,说明温度对该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变化是存在一定影响的,这也表明在建立混凝土坝渗流监测统计模型是应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的。表4-9中未列出的其他7个测压孔(UP2、uP4、UP5、UP6、uP8、UPl2、UPl4)扬压水位的统计模型中,也均人选了温度因子。
(2)从统计模型复相关系数R和剩余标准差S来看,表4-9中考虑温度影响所建立的统计模型复相关系数R,比表4-8中不考虑温度影响时的R有所提高,剩余标准差s则有所下降,说明考虑温度影响所建立的统计模型的质量要优于不考虑温度影响所建立的统计模型,因而也更能代表各环境变量对坝基扬压力的实际影响。
(3)表4-9中8个统计模型的温度分量所占比重大致在6.5 %~11.3 9/6之间,温度分量所占比重与下游水位相当,但比上游水位、降雨和时效要小,说明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的影响比上游水位、降雨和时效变化对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的影响要小。
(4)从表4-8和表4-9各分量比重变化情况来看,考虑温度影响后,上游水位、下游水位、降雨和时效分量的比例均有下降,其中上游水位和时效下降的比例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该混凝土坝为多年调节水库,水位呈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而本文中温度因子选择为气温因子,气温也呈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上游水位因子与气温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不考虑温度因子时,温度变化引起的坝基扬压力变化大部分被分解到上游水位分量中;考虑温度因子时,温度变化引起的坝基扬压力变化被独立分解出来,因而上游水位分量所占的比重就随之明显下降。此外,不考虑温度因子时,温度变化引起的坝基扬压力变化也有一部分被分解到时效中,导致考虑温度影响后,时效所占比重下降。
(5)由于上游水位因子与气温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不考虑温度变化影响时,统计模型所分离出来的上游水位分量将会比实际的上游水位分量偏大,有可能导致在对防渗帷幕的防渗效果进行评价时产生误导,甚至得出错误的评价结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立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统计模型时,必须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
……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
第二节 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大坝安全监测的基本环节和主要阶段
第四节 大坝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
第五节 大坝安全监测的一般注意事项
第六节 大坝安全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
第七节 当前大坝安全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第一节 变形监测技术
第二节 渗流监测技术
第三节 应力监测技术
第四节 专项监测技术
第五节 监测自动化系统
第六节 监测设计
第三章 监测资料整理整编与初步分析
第一节 监测资料的整理整编
第二节 监测效应量的计算
第三节 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第四章 大坝安全监测数学模型
第一节 监测统计模型
第二节 监测确定性模型
第三节 监测混合模型
第四节 监测模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第五节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
第六节 多维多测点多方向监测数学模型
第七节 监测资料反分析
第五章 大坝安全监测异常测值分析
第一节 观测误差分析
第二节 监测资料中离群测值分析
第三节 某混凝土坝坝顶垂直位移突变测值分析
第四节 某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异常测值分析
第五节 某闸坝坝基扬压力异常测值分析
第六章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第一节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大坝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第三节 大坝安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
第四节 大坝安全可拓理论综合评价方法
第五节 基于集对分析的指标属性测度确定方法
第六节 评价指标的度量方法
第七节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问题
第七章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
第一节 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现场测试
第三节 组合式水平位移监测系统的误差传递分析
第四节 白塞尔公式与变形监测中的误差估计
参考文献
监测人团队强档推荐此书,欢迎大家到书店购买学习![ 此帖被wbsky6在2011-03-01 20:1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