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接着上回!
郑东健:福建闽清人,1965.1出生 1985年7月毕业于 华东水利学院学校,学历:本科、获学士学位
1991年6月毕业于 河海大学 学校,学历: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0年4月毕业于 河海大学 学校,学历: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7~1999年新加坡建屋发展局Technical Officer
2007~2008年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水工结构及其基础的
变形、应力和稳定
分析;水工混凝土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水工建筑物及其地基渗流分析;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和安全
监测在线监控的理论和方法;水工建筑物隐患探测和结构健康诊断;水工结构安全现代监测、检测和信息
技术。
近年获得的主要奖励和荣誉: 1.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
应用研究”,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三峡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与信息分析研究,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水口水电站工程在线监控及反馈分析
系统,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5.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200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其它厅局级奖3项。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第三层次“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科学研究: 负责或参加了40多项大中型工程项目的科研工作,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复杂条件下高拱坝的失效破坏机理和安全评估》、《三峡主要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及反馈
设计》,国家“973”项目《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地质工程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研究》二级子题,“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碾压混凝土坝反问题及其应用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碾压混凝土坝的反分析》,教育部基金《高碾压混凝土坝两场偶合四维分析》等基金项目8项,“九五”攻关项目《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原型观测成果分析及其反馈分析应用研究》、“十五”攻关项目《小湾拱坝安全监测优化设计及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分析系统规划》以及重大工程项目《三峡工程安全决策支持系统》、《三峡工程临船及升船机安监资料分析》、《三峡工程大坝及厂房工作性态分析》,龙羊峡、新安江、水口等特大型和大型工程3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参撰“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碾压混凝土坝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专著5部,撰写或部分撰写科研报告20多份。“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 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5), “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3);“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和“三峡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与信息分析研究” 获2006和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获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水口水电站工程在线监控及反馈分析系统” 获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它厅局级奖3项。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第三层次“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苏怀智,男,1973年9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2002年获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博士后出站。2002年9月进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会员、中国水利学会会员。
一、研究方向:目前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安全工程、水工建筑物的老化及病害防治、水工结构安全管理、高新智能监测和工程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二、教学情况:先后讲授“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概论”等课程。 三、科研情况:参与了“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地质工程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研究”、“基于风险的大坝安全评价技术开发”等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以及三峡、二滩、龙羊峡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分析和评价、监测和监控、灾变行为和健康诊断等科研项目。 四、发表学术
论文及获奖: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共发表40余篇论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等。 五、荣誉称号:2006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我相信,在国内,亦或者是在国外,肯定还有类似的学术带头人,望大家列举一下,看看全球究竟有多少个!
[ 此帖被wbsky6在2010-12-31 14: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