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怎么理解啊
--
区分几个概念吧,1、构件承载力;2、锚索承载力(一般设计张拉力为锚索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的60~70%);3、锁定时的张拉力(之所以锁定时的张拉力比设计张拉力大10~15%,是考虑了预应力的损失,要进行适当补偿,比如孔道摩擦损失、群锚效应引起的张拉力损失、千斤顶张拉在锁定时都会有个固有的张拉力损失【你观察那个限位器】);4、设计张拉力(张拉完毕后所达到的张拉力)。
我还是不懂那个锚索的报警值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的70%中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是指那个值。那个施工时是不是一定要达到锁定值啊,锁定后我们测的力比起来锁定值小的多,怎么办啊
我上面的解释有误,更正一下。1、构件承载力设计值指的是构件在承受荷载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2、锚索承载力指的是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比如以15.2mm钢绞线为例,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一根钢绞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4.8kN,该张拉力与锚索本身的材质有关系);注意区分另一个概念,锚索的锚固力,指的是进行破坏试验时,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张拉力(该张拉力与锚索的锚固方式有关系,比如边坡锚索,它的锚固力(也叫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与锚固段的长度、注浆材料强度等因素有关系,而与锚索本身的极限强度没有关系)。3、设计张拉力指的是设计在计算时需要构件提供的张拉力,就是设计图纸中给出的设计值(比如边坡锚索,边坡下滑力为10,考虑2的安全系数,假如一根锚索提供1的拉力,那么就需要20根锚索。这里面的1就是设计张拉力。)4、超张拉力,这个是指的考虑预应力损失之后,设计要求的在张拉过程中应该达到的最大张拉力(即最后一级升荷过程中达到的张拉力),一般取设计张拉力的10%~15%(图纸中会有明确要求。)5、锁定值,就是通过超张拉以后,经过几分钟的荷载稳定之后,松开千斤顶后锚索所达到的张拉力。所以施工时是要求达到锁定值的,应该说一般经过超张拉后是可以达到设计张拉力的,也就是说设计张拉力和锁定值是近似相等的。至于你说的锁定后实测张拉力小于锁定值很多,估计是有问题的,如果实测张拉力小于设计张拉力比较多(比如有的规范要求不得小于10%),那么就要考虑进行补偿张拉,补偿张拉的要求可按照规范执行。
那设计张拉力与锚索最大张拉力有什么数值关系吗?